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上新”-天天实时
本报记者 张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8日,闭馆月余进行提档升级的徐州城下城遗址博物馆重新开放。从徐州博物馆调拨过来的80余件文物真品,在它们的出土原地,现身“讲述”城下城的前尘往事。
战国“彭城”陶钵360度展示
8日的黄昏,一道斜阳穿过通往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的西楼梯,映射在博物馆大门对面的北墙上。穿过两重红色的大门,门厅中央的独立展柜中,赫然陈列着目前徐州地区关于“彭城”的最早考古实物——一件战国时期的陶钵。
在陶钵外一圈圈明显的轮制痕迹中,2000多年前工匠划写出的“彭城”二字拙朴苍劲。这一珍贵手迹,作为城下城遗址博物馆的馆标,被设计成一枚红底白字的印章,悬贴在展柜后的墙壁上,古人与今人、文物与生活在这里彼此照见。
“彭城”陶钵虽然不是第一次展出,但将之置于透明支架上,在缓慢旋转的托台上360度无死角亮相,还是第一次。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两汉时期,彭城是汉王朝的重要封国西汉楚国和东汉彭城国的都城所在,彭城广场一带是秦汉至明清时期古城徐州的中心。丰富的遗址考古成果告诉我们,“徐州的原点”,两千年没有移位。
这件陶钵为泥质灰陶,是日常生活用器,口径23厘米、高8厘米,与现在家用盘子差不多大,但比盘子深,敛口、弧腹,下腹内收为小平底。陶钵出土时已碎裂,后经徐博文保科技部门修复完整。
“陶钵是2020年在距此不远的文庙街区地下城遗址的灰坑中发现的。”提起发掘过程,徐州博物馆考古部队员王庆光难忘当时的惊喜,“灰坑距现地表约9米,包含有印纹硬陶片、夹砂灰陶片及大量烧土颗粒,属战国文化层。文物是文明的阐述者,希望全社会都重视考古,保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
出土文物回归原地“讲”故事
唐代的瓷罐,明代的三足陶炉、绿釉小瓷杯,皇城大厦地下城遗址出土;明代的青花缠枝菊纹瓷碗、青花游鱼纹瓷杯,苏宁广场地下城遗址出土;还有大量的青花瓷片,地铁二号线物资市场站配套工程地块遗址出土。
地处黄泛区的徐州,历史上水灾频繁浸城,在彭城广场之下,自上世纪初至今,人们在施工中经常“邂逅”前朝古城,其中最多的是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被湮没的器物。
“此次从徐州博物馆调拨到城下城遗址博物馆展示的80余件文物,都是历年从市中心考古工地出土的。”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说,“让文物回归原地,现场‘讲’故事,更有说服力和代入感。”
“上新”的文物中,大小不一的瓷碗、陶盆和筷子集中一柜,宛若寻常百姓家的厨房。一只深棕色的釉陶盆带着前人摩挲出的包浆,泛着柔和温暖的光。从徐州东站乘坐地铁而来的陈先生在此端详良久,感叹这些历经400年时光的明代文物“仿佛昨天还曾被使用过”。
在城下城遗址博物馆门厅、序厅中展示的图片、实物和视频,以多形态、多媒体的形式,与遗址展示区的古井、房基、道路相呼应。
“新增的遗址文物展品,极大丰富了展馆内容。”城下城遗址博物馆负责人闫寒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展示徐州文化脉络,增强徐州文化影响力,6月中旬,城下城遗址博物馆还将在南门入口处打造 “彭城”历史特色文化街区,展示徐州非遗的活态传承,展现大美徐州的古今风貌。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
-
今天(8月28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居民小区继续落实查
21-08-30
-
新华社南京8月28日电(记者杨丁淼)江苏省南通市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作为“
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