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头条丨五一影视圈的神仙打架,揭开了内容市场暗自角力的真相
影视圈,越来越急不可耐。自清明档后,17部影片扎堆五一档、《灌篮高手》掀起情怀狂潮、北京国际电影节开票秒速售罄、2023年电影进口与定档翻倍、微短剧规模暴增等消息持续刷屏,影视圈的热度不输淄博烧烤、酒店刺客,想要酝酿一场盛大的复苏。4月27日中午,五一档预期最高的影片之一《长空之王》预售票房破亿。
消费者看到的是市场上竞争的激烈,但实际上,影视公司和相关平台更是在幕后开动产业机器,试图最快跟上形势的变化,让自己尽快从三年疲弱的影响中脱离。从供给端到需求端,影视行业为了赶上这一波势头,已经铆足了劲。
【资料图】
争相亮相,影视内容市场的几大竞争特质突出
近期,电影是整个影视内容市场的焦点,关于爆款、路演、档期的舆论频上热搜。不过若把视野打开,这也仅仅是内容市场角力的冰山一角。事实上,暗流涌动在众多领域,在长期视角和广域视角下,它们至少呈现出以下特质。
第一,档期竞争越发激烈。这已经是明牌,五一档17部影片涵盖了大量垂直领域,包括五部动画电影,已经是公认的“最挤五一档”。其中,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长空之王》预售票房已在4月27日中午11时54分正式突破1亿元。
五一档,是其一。今年的暑期档,也早已迎来超过10部影片的官宣。其中包括追光动画的十年之作《长安三万里》、《羞羞的铁拳》导演宋阳执导的《超能一家人》等等。
实际上,在今年五一档期进行竞争是有一定风险的,这毕竟是十年来新片供应最多的五一档,4月28日当天就有9部电影上映,首日口碑生死难料。
从去年的数据看,去年五一期间全国旅游人次达到2.3亿,而出门走进电影院的观影人次只有4400万左右,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电影消费和旅游消费是很难兼容的,这会形成一种人流量的“挤兑”——由于今年消费者的旅游热情得到了难得的释放机会,不少人可能会削减电影消费。
“挤”确实是行业刻意为之,但也是被迫,电影市场不等人。松果财经不完全统计发现,2023年全年确定定档的影片已经超过180部,比2022年总数的一半还要多。而进口影片也超过了50部,2022年全年总共也只有53部。
可以说,档期拥挤是确定的,下半年的国庆档恐怕会有更强的竞争出现。
第二,市场对影视内容更加谨慎,体现在项目控制和投资意愿上。按理来说,当前市场其实很缺高质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剧等等。但这种风向的结果是,市场更愿意绑定已经是头部的、有确定性的项目。
4月26日下午,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投融资峰会上,多家影视公司提到了目前市场融资的困境。
一方面,这和电影行业本身的资产评估特殊性有关:一部电影或者多个项目的产权打包看似有竞争力,但版权计算出来很难到第三方融资方那里换回确定性的资金支持,因为其变数太大。另一方面,有投资意愿的投资方,对市场和项目的信心并不足,大家都在观察,影视市场是不是能顺利进入全面回升——这也是五一档拥挤的原因之一,一些项目需要证明自己。
为此,一些公司也拿出了相应的对策。例如博纳影业推出了“捆绑合作”模式,通过项目搭售尽可能摊薄融资压力。去年,博纳影业成功登陆A股。
第三,短视频和长视频企业不再死磕版权,明面上基本回到对自身ROI和业务健康度的重视上。最典型的事件是抖 ·音在4月7日与腾讯视频达成合作协议,开展长短视频联动推广、短视频二次创作。2022年,爱奇艺、搜狐视频与抖· 音达成类似合作。不过,长短视频也有各自的影视发展小算盘。
长视频平台继续保持谨慎投资态度。云合数据统计,全年长视频平台上线剧集 301部,同比减少18部;综艺上新数量274部,同比增加7部。
就业务来看,以一向财务质量较高的芒果超媒为例,其出现五年来首次营收利润双降,但会员数量增长17%。不过,公司紧抓自身的制作团队与渠道优势,继续巩固综艺实力。2022年,芒果TV独播综艺占有率33%,腾讯、优酷、爱奇艺分别为28%、14%、11%。
短视频大力投入微短剧。2022年在广电总局系统规划备案的微短剧(单集长度小于十分钟的剧)多达2775部,是2021年全年的7倍。
欲说还休,行业尝试底层逻辑变革拯救商业模式
A股影视公司业务状况总体承压,包括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光线传媒、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北京文化等公司均出现亏损,其中不少是由盈转亏。
其中,光线传媒等公司为计提减值准备带来账面亏损,实际业务保持盈利。但是,这也体现出宏观市场给影视公司带来的压力,不少储备项目能否如期兑现收益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今年春节档,总出品方数量竟然达到近百家,试图尽快拿回业绩。
只将努力放在这个层面并不足够。影视行业都在尝试寻求转变经营的底层逻辑,从而间接推动ROI优化。
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备案电视剧数量为472部,同比减少5.2%,相比三年前近千部的规模腰斩。长视频平台剧集上新情况上,数量最多的爱奇艺也同比减少了10%左右的内容供应。2022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上映影片数量由2021年的547部减少至325部;国家电影局公布的2022年备案、立项数量则同比减少924部,已连续三年下降。
减少供应是为了聚焦打磨单部作品的投资回报率,在行业整体制作效益回升前,这是必经之道,也考验相关公司的项目把控能力。实际上,微短剧的爆火就是一个例子。
在短视频消费成为主流内容消费的当下,微短剧无疑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它给更多中小体量的团队提供活下去甚至冒头的机会。
一方面,微短剧对拍摄要求较低,此前很多影视团队集中在横店抢人抢景抢资源,现在社会面完全开放后,很多团队选择走出横店,剩下的空间和降价的资源留给了这些有需求的团队。另一方面,微短剧拥有很快的市场反馈链路,无论是做商业化探索还是调整内容路线招揽观众,开发的主动性都更强。
因此,市场供应出现了微短剧“独自美丽”的景象。对于那些市场不可或缺的大制作,影视工业化的呼声则越来越强。
4月24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合作论坛”上,华谊兄弟CEO王中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产电影剧组往往有成百上千豪华的人工配置,但效率却不够。实际上,人太多反而不利于控制投资回报率,因为无法倒逼行业逻辑改革,提高人效。
在这方面,春节档《流浪地球2》及导演郭帆已经分享过典型经验。在接受顶端新闻专访时,郭帆曾提到:“很多人听到电影工业化感觉是科技等硬设备,其实不完全是这些,很重要的是观念、流程和管理方式,甚至于一个文件应该怎么命名,才能够从数以万计的文件中被提取出来,这些才是工业电影的逻辑,也是我们很缺失的。”
此外,长视频平台中的爱奇艺也在大力推动影视工业化,并推出了一系列供剧组使用的数字化工具。
目前,影视行业受到的支持总体也在增加。4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版权局表示将继续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和院线电影盗摄盗录等典型问题。此外,行业内的秩序也在优化。例如作为国企,华夏电影公司正在积极向民营电影公司的项目投资,一方面扩展业务,另一方面助力行业生态更具活力。
总而言之,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各方都抱着行业更好自身才能好的心态。以往的恶劣竞争或许已成为历史,中国影视内容行业想要创造一场更有价值的触底反弹。
来源:松果财经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
-
今天(8月28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居民小区继续落实查
21-08-30
-
新华社南京8月28日电(记者杨丁淼)江苏省南通市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作为“
21-08-30
- 天天微头条丨五一影视圈的神仙打架,揭开了内容市场暗自角力的真相
- 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2023Q1业绩表现亮眼,研发创新开拓新增长极 今亮点
- AI概念股全线调整,多只游戏ETF跌超6%,传媒、影视相关ETF跌超4%|环球快看点
- 中国天文学家领导国际团队 首拍黑洞“全景图”
- 开普云董秘回复:公司数智能源业务围绕能源电力行业上下游
- 16家企业签约落户 北影节中国影都发展论坛聚力科影融合 焦点精选
- 天天头条:如何借助企业流程重组的契机推动企业ERP系统上线运行?
- 资讯推荐:亚马逊(AMZN.US)将关闭Halo健康设备生产线 并进行新一轮裁员
- 环球快资讯:山西哪里的小米最好吃最出名_山西小米哪里最好
- 天天动态:河北承德:三孩家庭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