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警吕游通过影像技术支撑破获刑案2000余起
仅凭一张儿时照片揪出犯罪嫌疑人
(相关资料图)
天津民警吕游通过影像技术支撑破获刑案2000余起
□ 本报记者 张驰 范瑞恒
眼袋轻微浮肿、眼睛充满血丝。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来到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见到了一脸疲惫的吕游,此时的他正一头扎在电脑前,仔细比对着看似毫无关联的照片。
吕游,天津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十三支队九大队教导员,刑事技术特长专家。自2017年以来,吕游通过影像技术支撑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起,先后三次参加全国命案积案破案攻坚行动技术比对集中会战,实现专家组破获命案积案388起,抓获命案逃犯329名的优异战绩。
工作中炼就火眼金睛
1998年参加公安工作,2002年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回忆起自己的从警经历,吕游感叹:“一开始,我的工作是在案发现场拍照,固定证据。”正是这样看似枯燥的工作,为他日后成为人像比对专家积累了宝贵经验。
“照相录像可不是按快门那么简单。”吕游介绍,“现场的刑事照录像技术员不仅要拍摄表面场景,还要拍摄‘人眼看不到的画面’。”他举例说,某抢劫案案发现场,铁皮上有犯罪嫌疑人的指纹,但提取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专业技术手段消除背景影响,得到清晰的指纹照片,才有可能将犯罪嫌疑人查获。
而对于表面场景的拍摄,吕游同样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现场拍摄不仅要有全景,还需要对重点、细目等部位进行拍摄。”他解释,后期整理出来的照片卷宗,从方位到概貌到重点到细目都要一一体现。
吕游告诉记者:“拿到一本照片卷宗,翻阅后整个现场环境要像三维动画一样展现出来,这才算是成功。”
20多年来,千余次的现场带给吕游大量的实战经验,也为其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6年,天津市公安局开始应用人脸比对技术,服务于案件侦办。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吕游潜心钻研人像比对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总结出多种技术与侦查相结合的实用性技战法,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有人在路边发现一具男尸,身上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证件。为了确定死者身份,吕游采用人像比对技术。当时,很多同事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理由是人死后身体僵硬、五官变形,与生前的照片有较大差别。经过认真思考,吕游运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比对,短时间内确定了死者的身份。
二十余年锤炼锻造,火眼金睛初成。吕游不仅在现场拍照取证时有着丰富的照相录像经验,在对影像资料的检验鉴定方面也十分专业,无论是伪造,还是有意截取某片段,这些伎俩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破译图中的隐藏信息
吕游认为,人像比对技术是整个命案积案攻坚行动重要的技术支撑手段,是抓捕久侦未果逃犯技术上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吕游通过人像比对技术,协助侦破了一起22年前的命案。
“这个案件的难点在于,犯罪嫌疑人的家人多年前就移居国外,在国内几乎没留下任何线索。我花了大半年时间‘大海捞针’,只找到了一张犯罪嫌疑人儿时的照片。”根据这张模糊的照片,吕游在人像比对系统中“盯”上了一个户籍地为广东的男子。“这名男子的长相一看就是北方人,非常可疑。”
经过深入调查,确定已在广东“洗白”身份的王某就是当年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随即将其抓捕归案。
如何把视频与图片中隐藏的信息精准“破译”出来,要靠丰富的经验与缜密的推理,非常耗费心神。工作中的吕游,经常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有时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寻找一张有价值的照片,在成千上万人中锁定目标人物。
1997年,天津市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外逃,与家人切断了一切联系,就此销声匿迹。2020年,吕游重新梳理这起案件,由于只有犯罪嫌疑人一张20岁的模糊照片,给比对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他在比对数万张照片后,确认犯罪嫌疑人藏匿在浙江一个岛上当渔民。办案民警立即赶往浙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你看他这个眉毛、颧骨、眼角,和这张照片像不像?”吕游指着一张比对成功的犯罪嫌疑人照片说,不管一个人跨越了多少地域,也不管这人年龄、体型怎样变化,总有些地方是不会变的。人像比对与DNA比对两种手段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命案积案的破获。
实现离散家庭团圆梦
人像比对技术不仅可以“抓人”,还可以“助人”。
2021年12月28日,广州一场跨越22年的母子相认画面上演。认亲现场,母亲抱着儿子失声痛哭“我找到儿子了”,儿子搂着母亲跪地哽咽说不出话。
在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团圆行动”中,吕游运用人像比对技术帮助离散家庭实现团圆梦。
“当时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手这个案例。”吕游介绍,这个案例中的孩子不到一岁就被拐走,走失了20多年,且走失前没有一张照片留存。
这样的比对工作无异于“盲人摸象”。吕游苦思冥想,最终想到拿案例中孩子父亲的照片在公安信息系统比对。
“工作量可想而知。”吕游笑着说,那段时间的状态基本就是“一杯茶、一个屏幕看一天”。
苦心人天不负。第33天,一张照片映入吕游的眼帘,他迅速与案例中孩子父亲的照片比对。“就是他!”吕游坚信。后经DNA检测,比对结果显示这名男子就是案例中的失散孩子。
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为受害者伸张正义,让失散多年的家人得以重逢……从警25年,吕游倾心付诸他所热爱的刑事技术工作,将新时代公安大数据应用引入影像技术服务公安实战,用过硬的业务本领服务侦查破案实战;作为人像比对方面的专家,有一双“火眼金睛”的吕游破获多起重大刑事案件,让一批多年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帮助上百个离散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人像比对技术是我手中一把无形的利剑,我要用它刺破黑暗、捍卫光明。”吕游告诉记者,如今,他开始向全国警察同仁分享自己的技术经验与工作方法,致力于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从警25年,吕游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2022年9月被中宣部、公安部授予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法治日报)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
-
今天(8月28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居民小区继续落实查
21-08-30
-
新华社南京8月28日电(记者杨丁淼)江苏省南通市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作为“
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