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逮“草丛里的吸血鬼”!南京今起开展蜱虫监测工作 天天热推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扬子晚报讯(记者 吕彦霖)蜱虫又被称为是“草丛里的吸血鬼”,不慎被叮咬会有严重的健康隐患。记者从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4月起南京市疾控中心启动蜱监测工作,旨在进一步掌握全市蜱虫的种群、分布、密度及携带病原学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由蜱虫传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
4月6日,阴雨濛濛。南京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行就来到了蜱虫监测点。只见几位工作人员身着“大白”防护服,采用“布旗法”,手拿特制的白色布旗在草地、灌木丛上缓缓拖拉前行,每行走一段距离,停下检视附着于旗上的蜱虫数量并搜集到透明的冻存管中。
“对于蜱虫,我们每年要监测4次。分别是4月上旬,5月、7月和9月中旬。”南京市疾控中心消媒科主任医师张守刚介绍,丘陵、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区,动物(如羊、狗、牛)体表都是蜱虫爱待的地方。这其中,寄生在宿主身上的叫作寄生蜱,主要寄生在农村居民区的动物和野外的动物身上;不寄生在宿主身上的叫作游离蜱,主要分布在农村外环境和周边风景区各种低矮植物中 。
动物耳朵上的蜱虫
而今天工作人员使用的“布旗法”就是监测游离蜱的主要方法。“蜱虫一般在草丛静候过来的宿主,包括人其实也是宿主之一。我们通过白色布旗来吸附蜱,按照步行距离来计算游离蜱的密度。”
“南京市主要蜱的种类是长角血蜱。据去年的蜱病原学监测结果来看,蜱携带的新布尼亚病毒和立克次体呈阳性。”专家介绍,蜱是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专性嗜血节肢动物,是继蚊虫之后能引起人类疾病数量排位第二的媒介生物。蜱携带和传播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上百种病原体,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等。每年我国居民因被蜱虫叮咬而身患疾病甚至死亡的病例时有发生。
那么该如何预防这“草丛中的吸血鬼”的叮咬?张守刚告诉记者,在出门前首先建议避开蜱虫的活动场所和活跃时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可穿着浅色衣物,并将驱避剂喷洒裤子、暴露的腿脚、胳膊等皮肤。同时,进入草丛、灌木丛等处应穿长袖长裤,并系好鞋子,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口做到“五紧”。回家后,应注意检查衣物,尽早洗澡,及时发现可能附着于衣物或皮肤上的蜱虫。
张守刚指出,如果发现蜱已经叮咬皮肤,刚开始吸血的蜱虫可以使用镊子紧贴皮肤慢慢地把它拔掉,拔完以后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不注意时,蜱虫部分身体已经吸到皮肤内,需引起重视尽早就医处理。
校对 盛媛媛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
-
今天(8月28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居民小区继续落实查
21-08-30
-
新华社南京8月28日电(记者杨丁淼)江苏省南通市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作为“
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