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要闻】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甲骨文破译“一字十万”:这笔钱真的不好拿
来源:新华社 时间:
2023-02-23 20:22:43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
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
(相关资料图)
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
2018年,有一人拿到了这10万元
他就是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
获奖论文是
《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
他也是目前唯一拿到这笔奖金的人
蒋玉斌是怎么收获“一字十万”的?
甲骨文的破译难在哪儿?
听听他怎么说——
经过多年考证,蒋玉斌得出结论: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国名字前的“屯”字,应该释读为蠢动的“蠢”字。例如,“屯夷方”应解读为“动乱的夷方”。
蒋玉斌说:“当时在商王国的周边,方国林立。有些方国不服商王朝的管治,兴兵作乱,就被称作‘蠢某方’,加以征讨”。经过这样解读,文句一下子读通了,也提高了反映王朝与方国部族关系资料的利用效率。
看似简单的“王”,是如何考释出来的?“王”字在甲骨文中有几种写法?甲骨文的考释有时需要大开脑洞、旋转方向来得到答案。
上一期视频中(戳这里),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的刘浩研究员提出了一个难解的yǒu字。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难解?蒋玉斌对此进行了解答。
据学者统计
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
取得共识的破译字约占三分之一
“容易的已经被破译了,
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
大多既复杂,又不成文。”
蒋玉斌说
考释甲骨文字
难在已知信息太有限
难以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
更难的是要坐冷板凳、下大功夫
“如果缺乏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就很难取得新突破。”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
开设古文字学相关本科专业
后备人才队伍逐渐丰实
蒋玉斌希望
在考释甲骨文字的艰苦道路上
有更多年轻的身影加入
一起前行
编辑:刘思雨
为您推荐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
-
河南第一产粮大市近800万亩未受灾秋粮长势喜人 有望以丰补歉 中新网郑州8月28日电 (记者 李贵刚)记者28日从“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
21-08-30
-
今天(8月28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郑州市居民小区继续落实查
21-08-30
-
新华社南京8月28日电(记者杨丁淼)江苏省南通市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作为“
21-08-30